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咨詢熱線:400-0377-316
狹小空間施工難?泡沫混凝土來幫忙
管槽回填工后沉降原理示意圖:
常規的回填方式:
管線施工采用放坡開挖的方式成本低,但土方開挖、回填量大,對環境影響較大;
市政管線工程工期短、環境控制嚴格,放坡開挖的方式不太適用,市政施工應盡量減小開挖作業面的大小,以減小對環境的影響及縮短工期;但作業面減小后,無法采用重型機械對沙、土等常規回填材料進行壓實,易因回填材料的壓實度不夠而發生工后沉降。
管槽回填工后沉降病害原因:
對即有道路進行開挖、管線敷設、回填施工后,易形成工后沉降病害;
沉降發生后不僅路面需要重新維修,下方管道也隨之出現位移;
傳統的處理方法:
在沉降發生后加鋪路面結構層,不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存在反復維修、地下管道易受壓破壞、經濟性不強等問題。
分析工后沉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① 回填的沙、石、土等材料密實度不夠,工后自然壓縮或遇水壓縮造成沉降;
② 填料容重過大,造成地基荷載增加,地基沉降從而造成路面沉降。
輕質泡沫土采用配管泵送,澆筑施工點所占空間極小,澆筑時具有高流動性,填充自密實,澆筑完成后無需碾壓或振搗,為解決空洞回填的難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
低密度輕質泡沫土保溫、隔熱、防腐性能突出,在地表淺層管槽內,采用輕質泡沫土回填,施工速度快、管道上浮力小、成本低、保溫防腐效果好。早在1979年,比較動物園暖氣外線工程中,對1000米直埋敷設暖氣管道保溫采用輕質泡沫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氣泡混合輕質土管槽填充技術解決管槽回填工后沉降病害的基本原理:
①澆注后初凝前,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填充自密實,無需夯實、碾壓可避免常規填料充填不飽滿、不密實的缺陷,施工性強。
②泡沫混凝土具有密度小、質量輕、強度大于常規回填土;避免由于填料容重過大引起的地基沉降發生。
- 上一篇:泡沫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上的運用
- 下一篇:泡沫輕質土在路橋加寬中的應用